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面向未來的人居社區不應是一個個孤島,而是與城市緊密聯系的有機細胞。”
——項目主創,朱培棟
項目名稱? 后海T107-0107地塊(暫定名)建筑方案設計公開招標
設計單位? line+建筑事務所
項目位置? 廣東深圳
方案狀態? 公開招標優勝方案
項目業主? 華潤置地、中海地產
建筑面積? 地上303621.58平方米 、地下83800.87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line+提供。
2024年12月2日,深圳,位于南山區粵海街道的一宗商住用地,起拍價就高達126.52億元。經過295輪舉牌,華潤置地與中海地產聯合體以185.12億元總價勝出,樓面地價70388元/平方米,溢價率46.3%。不僅刷新了深圳涉宅地塊成交總價歷史紀錄,也是2024年全國成交最貴的宅地。[2]
在深圳灣這一“超級城市”的試驗場中,line+聯合創始人、主持建筑師朱培棟率領團隊,以“生境社區”理念回應“好房子”時代命題,歷經多輪角逐和專家評審,于后海 T107-0107地塊建筑方案設計公開招標中脫穎而出,最終中標。
作為深圳灣核心的重要增量,這塊后海十二年來首度推出的稀缺宅地,不僅承載土地價值,更肩負探索未來人居模式的使命——在高密度開發強度下,如何實現居住體驗、生態效益與城市價值的共生,構建面向未來的高品質住區。
基于此,line+以“生境社區”為核,提出“好城市—好社區—好房子”三維策略,破題超高密度開發困局,重塑一座與城市共呼吸的垂直生命體。
▲ 方案視頻展示? ?line+
項目位于后海中心區連廊系統的南端,是城市公共網絡的關鍵節點之一。我們在既有規劃基礎上對連廊系統進行系統性織補,打破住區孤島化,塑造有機城市界面,強化住區的滲透性與可達性,使其成為城市公共網絡的“毛細血管”。
橫向織補
沿登良路增設東西向連廊、將其定義為“文化運動軸”,以高線天街鏈接人才公園與深圳灣文化廣場,構建15分鐘步行生活圈,消解主干道對城市肌理的割裂,將住區接入深圳灣城市動脈。
縱向生長
以既有空中連廊系統為基底,向北延伸公共步道,貫通南北口袋公園。整合首層、二層及地下慢行系統,形成四維立體通廊,將住區納入更廣闊的城市公共網絡。
天際敘事
五棟塔樓以"分層遞進+錯位排布"布局,以“雙峰微翹”的高度差異塑造起伏天際線。最高樓棟250米于兩側微微抬升,中部塔樓漸次降低,避免單調平直界面,同時在遠景視角上強化“門戶”地標性。
好社區是由有機的社區邊界與優質的社區配套所構成。我們以“共生街區”與“生機底盤”雙重體系,打破高密度社區邊界,營造開放、多維、互動的社區場景。
生機底盤
“生境之斗”作為底盤的原型,立體化打造可停留的“城市檐下”空間,集成遮陽、休憩、社交復合功能,重塑深圳濕熱氣候下的公共生活,同時緩解超高層建筑所帶來的壓迫感。
共生街區
摒棄傳統豪宅的封閉圍合模式,以“共生街區”重構社區邊界。在安全與私密的同時,通過區分私密與開放、居住與公共的空間層次,建立一種高度滲透的公共系統。城市連廊與開放商業界面串聯起街道、公園與步行系統,使社區主動生成一種面向城市的“生活前場”。
立體配套網絡
基于過往對國外豪宅配套功能的實踐經驗和觀察研究,我們為本項目構建多模塊核心配套功能體系。社區配套體系借由立體復合的策略,嵌入于架空層、避難層與連廊節點,以最小的指標占用容納最大功能。將避難層改造為星空會所,架空層嵌入泳池、藝術工坊、全齡兒童區,形成一個向所有住戶開放的共享生活網絡。
我們不僅關注地面生態與城市肌理,也在設計中強調與時代和科技進步同頻。面對方興未艾的低空經濟和智能出行熱潮,我們在塔樓頂部規劃預留了直升機停機坪,局部空域規劃低空飛行器起降平臺,并在地下車庫預留未來無人駕駛汽車智能車道與充電接口,從而打造面向未來的地面與空域的立體交通體系。
“好房子”是優美的風景、生機的自然、舒適的生活、藝術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全東向布局
項目東側直面深圳人才公園,眺望深圳灣。為最大化釋放景觀資源并規避超高層常見的視線遮擋,我們通過日照、風環境及視線分析,采用“全向東布局”策略,戶型配置縱橫生長,戶戶海景。
“房包院”+“院包房”
建筑群整體朝向深圳灣展開,高區“房包院”直面無敵海景,低區“院包房”獨享空中庭院,創造“內向寧靜”與“外向開闊”并存的多元景觀體驗。
竹境立面
面對后海片區玻璃幕墻同質化現象,立面設計跳脫單體地標邏輯,轉向群體符號塑造。以“竹境”為意象,采用細密垂直線條,結合玻璃幕墻與金屬構件,使建筑整體因此構建出一種具有整體性和辨識度的城市界面,以群體符號重塑城市記憶。
未來的人居形態,必然是更開放、更復合、更共生的。后海項目是line+對“生境城市主義”的進階實踐——在這里,超高密度不再是妥協的代名詞,而是催生新型城市關系的觸媒。當連廊成為社區的延伸、陽臺化為風景的展臺、避難層轉身為星空會所,我們證明了:真正的好房子,能在云端重建消失的地面生活。
在深圳這座持續演進的全球化都市,我們以“生境社區”理念,探索超高密度住區的適應性范式,構建城市與人居的共生生態。這不僅是對“好房子”的回應,更是對未來人居模式的系統性預演——當建筑成為會呼吸的生命體,社區便真正融入了城市的進化基因。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后海T107-0107地塊(暫定名)建筑方案設計公開招標
設計單位:line+建筑事務所
主持建筑師/項目主創:朱培棟
設計團隊:邢明泉、韓旭、張群晨、李鎮宇、李周斌、史心怡、楊琪、吳琪、張熠、許濤、趙勝耀、孫佳豪、王俊、孫金、李航、洪洋(建筑);李上陽、饒非兒、羅曉霞(景觀)
業主:華潤置地、中海地產
機電配合單位:杭州易咨建筑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項目位置:廣東,深圳
建筑面積:地上303621.58平方米 、地下83800.87平方米
結構:無次梁厚板樓蓋-混凝土稀柱框架核心筒結構
材料:鋁板、玻璃、UHPC、石材
[1] 以上為公開競賽方案,最終以政府審批的深化方案和實際建成效果為準。
[2] 內容來源為:公眾號“中國房地產報”。
本文由line+建筑事務所所授權有方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蚌埠市“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專題培訓班開班】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 賦能現代化城市建設
下一篇:政策新聞 | 巴中住建局關于巴中市明林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等建筑業企業行政許可審批決定的通告2025年第21號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