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文化影響力不在于項目規模的大小,而是在項目是不是有文化訴求……你作為一個外來的、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入了此地的歷史,這種對話是合作的根本意義。當當地人從一個自己沒有期待過的角度進入他熟悉的那個歷史,會產生一個新的化學反應,在海外我感興趣的是這個。”
——馬巖松談Fenix博物館
節選自2022年有方專訪《中國之外的MAD》
建筑設計? MAD建筑事務所
項目地點? 荷蘭鹿特丹
項目時間? 2018—2025
總室內建筑面積? 兩層空間共 16,0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MAD提供。
MAD建筑事務所歐洲首個建成的文化項目——荷蘭Fenix博物館,于2025年5月15日在鹿特丹歷史悠久的港區正式揭幕。
鹿特丹是歐洲著名的移民城市,居民來自超過170多個國家地區,也是歷史上千百萬歐洲人登船遠赴北美的出發地。1940年的大轟炸曾將鹿特丹市中心夷為平地,自此,無數世界著名建筑師匯聚于此,使這里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現代新建筑高地。
自2016年起,Droom en Daad基金會與鹿特丹市政府攜手,推動城市藝術更新計劃。2018年,基金會確定與MAD合作,將Fenix倉庫重建為移民博物館。
MAD將這座具有百年滄桑歷史的老倉庫改造成了新老融合的文化地標,向千百萬移民歷史致敬。
“一切都是流動的,人、時間、光、大?!瘪R巖松說,“這座建筑讓我們重新理解相聚和分別,再次思考出發的理由。”
MAD的改造從尊重歷史出發,保留了由Bureau Polderman修復的原有建筑的粗獷結構,打開了中部的屋頂,升起一組龍卷風造型的盤旋樓梯,并引入自然光。
這組樓梯互相纏繞,形成了支撐體系,它們時而交錯,時而分開。
如果說,通向空中觀景平臺的路徑象征著一段旅程,那么人們將在這段旅程中看到別人,照見自己,并在每一個交叉點做出方向的選擇。
最終人們在至高點相遇,一同俯瞰鹿特丹城市及河岸的美景,仿佛漂浮于海洋之上。
這是一段關于自由、未知和希望的旅程。
這組全長550米、高30米的樓梯采用空間桁架結構,向外最大懸挑達到17米,由MAD和專業的過山車設計團隊合作完成。
樓梯外側包裹經過數控技術彎曲和拋光處理的銀色不銹鋼表皮,通過反射將樓梯上穿梭的行人、忙碌的港口景象、變幻的天空變成建筑的一部分,給原有的工業建筑帶來了靈動的人文色彩。
Droom en Daad基金會會長Wim Pijbes介紹:“我們希望呈現具有普遍意義的故事。人們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下定決心,無論是出于戰爭、貧窮、宗教還是其他原因,他們將擁有的一切放入一兩個旅行箱內,到世界的另一端重新開始……我們要做的就是去理解這種情感,并將它們表達出來?!?/p>
“移民,狹義上描繪的是家庭與個人的搬遷,但廣義上是人口的遷徙和流動。世界政治、地緣、文化、藝術版圖的建立和變化,大多由人口的遷徙和流動而起。”馬巖松說,“我們希望這個博物館不只是紀念過去,講述困苦,更重要的是從中看到希望和勇氣,也能啟發今天和未來的人們向前看?!?/p>
Fenix不斷豐富的藝術與歷史收藏,以及一系列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及新興藝術家的委托作品,以開放式布局被置于展覽空間,在作品中暢游的人們也成為了作品的一部分。
建筑屋頂被6,750平方米的屋頂綠化覆蓋,提高屋頂的隔熱性能以顯著降低建筑能耗。同時景觀設計可將雨水儲存于植物基質層以通過自然蒸騰作用實現水循環。
建筑東側的首層空間開放成為“市民廣場”,全年向公眾免費開放,舉辦各類社區活動,包括美食文化探索、社區聚會、演出及交流項目,成為城市生活的開放舞臺。
Fenix博物館館長Anne Kremers表示:“Fenix博物館既是鹿特丹多元社區的縮影,亦是全球遷徙史的鏡像。它以藝術為棱鏡,折射人類移民的集體記憶與情感經驗。”
MAD試圖通過作品體現平衡的概念,新與舊,動與靜,各自獨立,又相互依存的東方智慧。
完整項目信息
Fenix博物館
荷蘭鹿特丹
2018 - 2025
類型:改造、博物館
基地面積:8,000平方米
總室內建筑面積:兩層空間共 16,000平方米
綠色屋頂面積:6,750平方米
建筑總高度:30米
建筑層數:2層
主持合伙人:馬巖松、黨群、早野洋介
主持副合伙人:Andrea D’Antrassi
設計團隊:Alessandro Fisalli, Neeraj Mahajan, Marco Gastoldi, Edgar Navarrete, Cievanard Nattabowonphal, Jordan Demer, Chen Yien, Yuki Ishigami, Pittayapa Suriyapee, Claudia Hertrich, Gianluca Rovere, Antonio Laruffa, Nika Gasimbeyli,Paolo Pirri, Anna Spaggiari, Julian Salvadori
業主:Droom en Daad基金會
建筑設計:MAD 建筑事務所
古建改造:Bureau Polderman
執行建筑師:EGM
工程顧問:IMd Raadgevende Ingenieurs
鋼結構工程師:CSM Steel Structures
電鍍工程師:Central Industry Group (CIG)
燈光顧問:Beersnielsen Lichtontwerpers
MEP設計:Bosman Bedrijven
MEP顧問:DWA
建筑力學顧問:LBP Sight
防眩光設計:RFR
攝影:Iwan Baan、存在建筑-建筑攝影、Hufton + Crow
本文由MAD建筑事務所授權有方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db:標題]
下一篇:[db:標題]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