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了在城市更新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提出堅持“保護第一、應保應保、以用促保”原則,明確在城市更新全過程、各環節加強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要求。
系統性普查搞清家底
每個城市在自身生命從誕生,到成型,再到持續發展、變化的每個過程都必然有其留在各種物質載體、空間,以及相應的思想、觀念上的標志性印記,這些印記和承載它們的物質載體、思想觀念、獨特的技藝,以及產業特征構成了這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記憶。城市更新作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從“被動搶救”轉向“主動預防”,《意見》強調對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系統挖掘和全面認知,提出銜接全國文物普查,全面調研老城及其歷史文化街區,摸清城市文化遺產底數,建立健全“先調查—后建設”“先考古—后出讓”的保護前置機制。
許多歷史文化遺產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被淹沒,需要通過不斷地發掘和辨識,而被人們重新認識和理解。成都金沙遺址的發現使人們對古蜀文明有了新的認識,對成都的歷史也有了新的理解。而今天的金沙遺址更是成為古蜀文明的代表性遺存,成為成都一張新的亮麗的城市名片,促進了城市多個產業鏈條的延伸和發展。同樣,西安的大明宮遺址、洛陽的隋唐遺址、開封的州橋遺址等既展現了所在城市輝煌的歷史瞬間,又極大促進了城市市民的文化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的勃發,形成城市凝聚力,促進了城市新業態的形成和發展。
整體性保護構建歷史文化傳承體系
城市因歷史文化遺存的發現,不斷調整發展方向和優化規劃方案,使城市發展呈現出更為清晰的歷史延續性,展現出歷史的厚度。從整體性保護角度出發,需要理解并考慮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對展現城市歷史和城市特色、特征的意義,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與其他歷史文化遺存在價值、歷史發展脈絡以及空間方面的聯系,并以其歷史文化價值賦能城市更新的全過程。《意見》提出城中村改造中要做好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前期工作,不搞大拆大建;落實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加強城市更新重點地區、重要地段風貌管控,體現對城市歷史空間格局的整體性保護理念。
北京市對分布在老城中心區的15組世界遺產、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等進行了整體價值的發掘,北京市對分布在老城中心區的15組世界遺產、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等進行了整體價值的發掘,形成了具有整體性、系統性的“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并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一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的歷史文化遺產,成功地展現了源于周代的都城規劃思想,通過唐、宋的實踐,歷經元、明、清直到今天在北京城市規劃中的實踐,展現了中華文明的延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等核心特征。通過鼓勵社會參與,使市民參與到價值發掘、闡釋和傳播的過程中,不僅結合保護和整治改善了文物周邊及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更促進了市民對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高度關注,促進了城市文化及相關設施的聯動,促進了北京中軸線文化IP的推廣,促進了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北京中軸線的遺產保護不僅使這一遺產的物質形態得以整體呈現,更使得其成為一個承載各類文化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傳承的文化空間,推動了城市的更新和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文化傳承弘揚
城市更新本質是人居環境的改善、城市品質的提升。涉及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老舊房屋安全隱患問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問題,在歷史城區和歷史文化街區中更加凸顯。以人民為中心,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搭建公眾參與平臺促進民眾參與到保護和活化的過程當中,真正發揮人民保護、傳承文化遺產的積極性,使歷史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中煥發新活力、綻放新色彩,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平衡文化傳承和民生福祉,是在城市更新中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遺產的基本目的。《意見》提出建立以居民為主體的保護實施機制,推進歷史文化街區修復和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修繕,探索合理利用文化遺產的方式路徑;推進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城中村等更新改造,推動老舊街區功能轉換、業態升級、活力提升。
鼓浪嶼申報世界遺產過程中建立的居民議事會,幫助居民理解鼓浪嶼作為世界遺產的價值,了解鼓浪嶼保護的要求,表達自己對鼓浪嶼未來生活的期望;北京中軸線保護中心通過數字平臺構建的“數字打更人”小程序,發動人們通過數字平臺直接參與北京中軸線的保護與監測;揚州仁豐里在保護更新過程中充分尊重居民意愿,不僅使更新后的仁豐里保留揚州傳統城市生活的煙火氣,延續歷史街區的傳統形態和歷史文化價值,也使歷史街區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城市更新中的歷史文化保護既是守護民族精神根脈的千秋大計,更是創造美好生活的當代實踐。此次《意見》的印發,在2021年《關于在城鄉建設中保護傳承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基礎上,結合城市更新工作再一次強調和深化了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要求,需要城市的管理者,承擔起這份歷史的責任,在城市更新中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闡釋好它們的歷史文化價值,延續好城市文脈和特色。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廣東省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范健康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下一篇:政策新聞 | 寧夏住建廳關于在全區房屋市政工程施工階段推廣應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的通知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