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下班回家變成刷臉秒開門,電梯故障時物業比業主更早抵達,連小區綠植都能“喊渴要水”……這樣充滿科技感的生活正在慢慢成為現實。近日,長沙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接連發布《關于加快推進住宅小區智慧物業建設的通知》及配套的《住宅小區智慧物業建設導則(試行)》,以智慧物業為突破口,從項目規劃源頭發力,全生命周期推動建筑行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助力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好房子,一場關于“未來家”的變革正在長沙按下加速鍵。
全周期植入智慧基因建房如造“數字生命體”
長沙市住建局此次發布的文件,最大亮點在于將智慧物業理念貫穿建筑全生命周期。其中,在策劃階段,建設單位需像為房子編寫智能說明書一樣,把智慧物業建設專篇寫入規劃設計方案文本。
通知明確,建設目標重點包含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應用深度、智慧物業管理平臺的預期功能目標等關鍵內容。此外,智慧物業建設費用納入工程概算中的智能化工程費用。這就好比在蓋房子前,先給它設定好了“聰明大腦”的配置。
設計階段同樣如此。通知明確,設計單位不僅要繪制傳統施工圖,在施工圖審查階段還要提交包含智慧物業建設專篇、BIM模型等在內的相關設計文件。建設單位在進行智能化工程招投標時,也要明確智能化系統包含智慧物業建設相關子系統及管理平臺的具體建設要求。
后續施工階段,工人不再是簡單搬磚砌墻,而是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按設計文件、相關標準規范施工,確保施工質量,并將智慧物業相關施工數據信息錄入設計BIM模型中,讓建筑從圖紙到落地全程都有“數字孿生體”相伴。
竣工驗收階段,市住建局將建立完善驗收標準,切實保障各項系統功能滿足設計要求且能夠穩定、正常運行。驗收通過后,建設單位需組織設計、施工單位根據竣工資料,將BIM竣工模型及智慧物業管理平臺移交給物業單位。同時,建設單位需組織設計、施工、物業等單位開展交付培訓,確保系統高效運行。
運維階段,物業單位可充分應用已有系統,結合實際管理和項目需求,拓展多元化服務和社區交流平臺;同時,定期開展智慧物業相關設施維護與升級工作,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行,為住戶提供持續高質的服務。
政企協同創新破局打造智慧物業“長沙模式”
上述通知還明確,各級住建部門明確分工,構建協同高效的工作體系。建設單位作為智慧物業建設主體,設計單位負責系統規劃設計與技術支撐,施工單位負責按圖施工并錄入相關施工數據,物業管理單位承擔日常運維管理,社區負責宣傳引導與協調配合。
此外,長沙還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智慧物業的打造,住建局將研究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為智慧物業建設不僅給予財政獎補“真金白銀”支持,還將開通審批綠色通道,讓企業少跑腿、快落地,構建良好的政策保障體系。
通知明確,各區縣(市)住建局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監管、誰監督”的原則進行監督管理。物業管理部門對物業管理單位的實施成效進行評估和反饋,確保各項任務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同時,將評估結果作為對建設單位及物業管理單位信用評級的重要依據,以督促相關企業切實履行職責。本通知自2025年6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
從“磚頭水泥”到“智慧大腦”,長沙正以智慧物業為支點,撬動住宅小區的品質升級,推動建筑行業的發展變革。長沙市住建局還發布了《住宅小區智慧物業建設導則(試行)》,對智慧物業建設的智能安防、建筑結構與公共設施安全監控預警、小區品質保障、智能化集成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范,為智慧物業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
長沙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躍先表示,此舉緊密圍繞“四好”(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目標,借助數智化手段,構建高效、智能的物業管理服務體系,實現住宅小區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顯著提升。同時,打造具有長沙特色的智慧住宅標桿,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生活空間,為韌性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關于河南森鋼鳴炳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資質注銷的公示
下一篇:[db:標題]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