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城市更新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關鍵舉措。近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2025年度中央財政支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通過競爭性選拔入圍城市,并給予一定的中央財政定額補助,以探索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機制,推動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的短板弱項,加強消費型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向提振消費方面發力,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由“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創新選拔流程,激發城市內生動力。此次政策突破傳統資金分配模式,建立“申報-評審-答辯-公示”的競爭性選拔流程,通過120%差額比例確定入圍城市。這種“賽馬機制”的設計流程能夠有效調動地方積極性,引導城市主動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中央財政按區域差異化給予定額補助,并重點向基礎工作扎實、條件具備、積極性高的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黃河、珠江等重點流域沿線大城市傾斜,既體現公平性,又強化政策導向性。
注重機制建設,強化長效治理。推動城市更新行穩致遠的關鍵在于建立可持續的全鏈條管理機制。《通知》創新性地將機制建設列入試點城市的入圍條件之一,重點培育三大核心機制。一是項目儲備和生成機制,通過城市體檢、專項規劃、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手段,系統謀劃近遠期項目,建立項目儲備庫并實施后評估;二是資金安排和籌措機制,統籌財政與金融資源,用好國債、專項債等財政資金,優化信貸模式并吸引社會資本,建立污水按效付費、二次供水專業化服務等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三是用地保障和審批機制,通過盤活存量用地、優化規劃審批制度、完善法規標準等支持更新項目實施。
聚焦民生需求,打造示范樣板。城市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知》明確了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三類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城市更新重點樣板項目。一是市政基礎設施升級,推進地下管網(供排水、燃氣、供熱等)改造及綜合管廊建設,完善綜合桿箱、危舊橋梁改造及智能停車設施,提升系統韌性與集約化水平;二是環境治理提質增效,打造“廠網一體”污水處理體系和全覆蓋管網樣板區,強化水環境治理,同步推進垃圾分類、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三是人文空間活化更新,統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老舊小區改造、口袋公園及共享綠地建設,融合文旅商娛功能,配套消費型基礎設施,激發片區活力。力爭通過三年探索,實現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升、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群眾滿意度持續提高的目標,讓城市更新成果真正惠及普通老百姓。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生動實踐,中央財政支持實施城市更新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各地以《通知》實施為契機,按照要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以機制創新破解難題,以項目建設彰顯成效,圍繞城市更新的重點內容,聚焦城市老城區,集中打造城市更新樣板項目,形成樣板片區,努力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中國建設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銅仁征集關于2025年貴州順隆商砼有限公司等建筑業企業資質公示 (第10批)
下一篇:政策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住建廳關于做好全區建設工程造價咨詢業信用評價工作的通知 2025年5月9日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