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施工的第一步是在原有的地貌上進行場地平整,那么在Revit中如何準確計算平整區域土方挖填方量是多少呢?
如下圖所示,建立了一個地形表面。地形表面可以通過添加高程點的方式建立,也可以導入等高線圖或記錄高程點的文本進行創建。
接著選中這個地形表面,在屬性欄中將其“階段”屬性的值修改為“現有類型”,如下圖所示。
將階段修改為現有類型的目的是把地形表面設置為原始地貌。接著在“體量和場地”選項卡中找到“平整區域”命令,如下圖所示。
接下來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有兩種平整區域的方式供我們選擇,如下圖所示。第一種是創建與現有地形表面完全相同的新地形表面后再平整區域,第二種是僅基于周界點新建地形表面后再平整區域。兩種方式的區別在于,第一種方式會保留我們創建原始地形時放置的地形表面內部高程點,新的地形表面會受到我們平整區域所添加的點、原始地貌內部點和周界點的影響;第二種方式不會保留內部點,新的地形表面僅受我們平整區域所添加的點、原始地貌周界點的影響。這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比如此處選擇“僅基于周界點新建地形表面”,接著選擇需要平整區域的地形表面。接下來的操作與新建地形表面類似,可以選擇放置點、導入等高線圖、導入高程點文件來新建地形,如下圖所示為平整區域完成后的地形。
接著選中平整完成后的地形表面,在屬性欄中可以看到新的地形表面在原地貌的基礎上凈剪切/填充多少土方,如果數值為正,表明總的需要填充該數值的土方。如果數值為負,表明總的需要挖掉該數值的土方,如下圖所示。
此外,我們還可以創建地形明細表來統計土方工程量,并且把明細表的階段過濾器設置為完全顯示,這樣就不會統計原始地貌,如下圖所示。
此時,如果給地形中添加建筑地坪,明細表也會對應統計到因為建筑地坪而填充或挖掉的土方,如下圖所示。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什么是Revit嵌套族共享?對工程量統計有什么影響?
下一篇:Revit繪制命令之多邊形
推薦專題